banner
朝闻道

朝闻道

做个知行合一的人
email

最棒的个人管理

听歌放松一下吧😀

无论是代办软件老套的待办、四象限、优先级、日历视图,还是目标管理软件结合了目标和任务的 OKR 管理,自 2020 年接触个人管理软件以来,无论软件中融入了哪些用于个人管理的功能,我都始终无法长期使用任何一款软件。

为什么我无法像别人那样用好个人管理软件,为什么那些理念、方法、工具对我无用,我认为问题不在于自己使用方法的对错,也不在于软件中的功能是否实用,思来想去,我发现问题的的确确出在我自己身上,不过不是方法论、工具的问题,而是执行力的问题。

关于执行力#

以前读个人成长类文章读到,将脑中的想法写下来既可以为大脑记忆减负,也有助于消除心中的模糊,因为人对未知的恐惧是阻碍一个人开展行动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一直希望代办软件能促进我完成更多任务。

但实际使用过程中,大脑究竟减没减负呢?到底是 “对今天要做啥的模糊” 所带来的压力大,还是 “清单上一多半未完成的事项” 所带来的压力更大呢?是否有一种能够将两种压力进行量化对比的方法呢?

更多时候,为了避免看到一张未完成的待办清单所带来的压力,我甚至不愿意打开代办软件。如此看来,一张未完成的待办清单带给我的压力更大。因为这种压力的存在,我连打开软件的执行力掏不出来。

小红书上有许多成长类账号,内容多是一些个人管理方法论、工具推荐的模板小作文。这种东西到底有没有用?我更想用 “思维活动的意淫” 来形容它们。

今天下午 18:00,我在跑步时,突然有了一个思路:也许我从来就不想 “被管理”。

在书写的过程中,我也突然意识到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进行个人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我之前的答案是:因为只有进行个人管理,我才能高效地做事,取得好的结果。

这一想法通过理性说服来使自己行动,并不能为我带来执行力,它甚至令我感到自己更像是被其绑架和管理的对象 —— 好像哪里不对劲,我不是真的想这么做,而是不得不这样做。

经过今天的思考(写的过程中),我觉得个人管理的目的应是 “提高执行力”。

因为没有执行力,我连软件都不愿意打开。也因没有执行力,即便我对一个原则背的滚瓜烂熟(比如 “小事要在 2 分钟处理掉”),我也不会应用它。

因此,我得出结论:之所以无法高效地行动,解决一天的事项,是因为缺乏执行力。

毕竟,无论怎样,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行动是改变世界的必要条件,而执行力则是行动的起点。 没有执行力,任何方法论和工具带来的价值都为 0。

关于执念#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无事生非说的就是本来没有事,却自己给自己制造麻烦。

在个人管理的道路上,由于以下执念,我做了许多无用功,甚至负作用功:

  • 对为什么行动的理由的执念,使我喜欢为行为找原因、根据
  • 对方法论、工具 / 软件的执念,使我尝试各种新的方法论、工具

对软件的执念#

使用软件时,我会有 “用了这个软件,我肯定能安排好一切事项” 的念头,这说明我对软件有执念。

但软件真的是必要的吗?

  • 毕竟,不管用哪些功能丰富的软件,要让软件产生价值都要有一个前提 —— 你愿意为之付出行动。如果连软件都不愿意打开,那么它就无法创造价值。
  • 看来拥有软件并不能解决个人管理中的所有问题。

软件真的一定在帮助我更好地管理自我吗?

  • 如果因为把玩各种软件或方法论而折腾自己,无事生非,那么软件的存在就徒增了生活的复杂程度,为原本就繁忙的生活添乱。
  • 看来软件也可能成为混乱的源头。

生活不简单,尽量简单过。若无必要,勿增实体。

  • 也许只有部分事情需要软件来管理,比如那些步骤繁多需要理顺前后顺序的工作。
  • 也可能软件不是必须的,更多时候,我们在各种媒介中不知不觉地被软件公司植入了一些理念、理想,因而相信了软件的价值和必要性。

备注:我并非想说软件是无用的,而是说对软件的执念是有害的。合理选择软件,享受健康生活。

对理由的执念#

有时我非要给自己找一个理由,解释 “我为什么必须做这件事”,“我为什么必须不做那件事”;或是必须用某个方法、软件。

就像成长干货的作者常说 “你要把时间投资在个人成长之上,多读书、多写作、多学习、长期主义、拒绝无效社交,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获得成功、财富...... 巴拉巴拉” 好吧,在某种背景下,他们说的对,而在另一些背景下,它们是不对的。

对于行动的理由,无论是超越某个人、取得某种成就、完成某件事,我都无法真正地长期认可它们,从中获取源源不断的行动力。

我想,会不会是自己太理性的缘故,对因果有执念,非要为每个行为找一个原因,而忽视自身感性的那部分?

为什么一定要有听起来有道理的原因支撑呢?为什么原因不能简单一点呢?比如说 “我相信这样做是对的,所以我就这样做了”。

我相信人的感性部分超乎想象的强大。在我还小的时候,虽然对世界缺乏科学的认识,连物理都没学过的我,相信天上有某个神无时无刻不在看着自己,但是这种感觉常在我想要做一些不好的事情时,拉自己一把 —— 我会告诫自己 “神在看着呢,你不要这么做”,于是事情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我所说的感性并非情绪。而是感觉、直觉。

有人会问,你说的神有什么科学依据呢?也许还有人会说,这其实也是一种成长方法论,是 “心理暗示”、“元认知”、“自证预言”、“潜意识”、“理智脑”...... 可是,我管它是什么呢?!只要有助于我更好地自我管理就够了。

如果非要我选一个名字,我更愿意选择 “思想钢印”—— 相信这么做是正确的。

也许会有人嘲笑这是一种迷信的行为,或者你可以认为 “神” 是一种隐喻,或是一种信念的载体,代表了冥冥之中那条命运之线。

最棒的个人管理#

可能本文无法得到你的认同,但若能解决我的执行力问题,这就够了。所以我还是想将这些想法分享出来。

也许在如何获得持续的执行力这个问题上,理性并非唯一和最好的答案,单纯依赖基于理论和假设所论证的成长干货来说服自己赶快行动,在我眼中更像是思维的游戏。

尝试让感性也参与到这场个人管理之旅中。相信感性,不是说要完全舍弃理性。

  • 理性的作用是在选择做什么、用什么时,分析这么做到底有没有帮助,该不该继续做下去;
  • 而感性的作用则是消除行动时对因果的执念,以最快速度获得执行力 ——

把行动的步骤简化到最小。

比如,你的理性告诉你,晚上 10:00 应该睡觉,早睡早醒对身体好,如果你迟迟不愿行动,还有好多短视频可以刷,何乐而不为呢?但你也真的想去睡觉,奈何这颗躁动不安的心就是宁静不下来,这时候就把感性调出来,它可比理性强大多了。

想象有一个神在指引着自己,神说:你就该这样行事,没有多余的理由,这样做便是最好的选择。

一些原则#

以下是一些我比较认可的个人管理原则:

亲近自然,坚持运动,凡事提前,积极主动,要事第一,以终为始。

不要对它们有所执念,想到了就做,想不到也不要有压力,多做几次迟早会成为习惯的,慢慢来!一切以终为始(个人管理的目的:为了更好地行动,而非炫技)。

2024-06-24 19:09:49 ~ 21:03:57
2024-06-24 21:19:06 ~ 22:49:44

加载中...
此文章数据所有权由区块链加密技术和智能合约保障仅归创作者所有。